首页

搜索

339控制丁谓 (第2/6页)

没人去封禅泰山了。

宋真宗比较信奉道教,要建这个玉清昭应宫,担心有反对意见,就问这个丁渭万一有人儿反对怎么办呢?

丁渭给宋真宗献计说那说,要不你就说建这个宫观是为了祈祷上天让皇帝好生儿子,这样大家就不好意思反对了。

这个修建玉清昭应宫就是著名的一个宋代的工程案例。

简单说就是修宫观运输材料不方便,那怎么办呢?就把皇家宫观外面的大街给挖开,就在街上就地取土。

再把挖开的大街和外面的河打通,把大街变成了运河,方便运输其他建筑材料。

最后皇宫修完,建筑垃圾回填到沟里面,大街又平整如初。这是一个典型的很著名的工程方案。

通过简简单单的运作,一去一举三得这个工程故事的主人公是丁渭。

丁谓指挥的工匠每天是要用3到四万人同时在工地上工作,那么大一个系统,还有全国的物资调动。

原本预计是15年干完,在丁渭主持工作7年时间就完成。

再比如说丁渭当时主管国家财政部门三司使衙门,门遇到业务上的疑难杂症,丁渭往往就是这样,旁边冷眼一看,然后一句话就能点到要害。

大家就恍然大悟,哦,这个事儿原来该怎么办。

宋真宗皇帝要封禅泰山,这一大群人浩浩荡荡从开封城走到泰山,人吃马,喂,这需要多少粮草啊?

皇帝心里也没底儿啊,就问这个丁渭,咱带来的粮食够吃吗?

因为当时丁渭自信的对皇帝说不用带。

我可以给你算笔账,你看咱们加上军队不到十万人,那每天要吃的大米是2500石。咱们的任何一个地方最多也就停留三天,这就是7500石。

7500担的大米,让任何地方政府提供,对他来说都是毛毛雨,不构成沉重负担,陛下您放心。

宋真宗一听就挺高兴哈,但是皇帝还是心细,他说,光吃大米也不行吧,咱还得吃点面食吧。

在宋代的时候,米和面是两回事儿。因为在宋朝这米是用来交税的,就各个地方政府都有仓库都有储备,而朝廷来的队伍把你吃掉了,他就是在税务上的左兜揣右兜的事儿在税务上划个账就行。

但是,如果这些队伍要吃其他的副食品,政府手里就没有了得到老百姓家里去要。面食啊,要酒啊,要肉啊,地方政府拿不出来怎么办啊?就跑到老百姓家里,要么买啊,要么就搜刮,这就很可能扰民,所以队伍出发之前是要避免这个局面出现。

皇帝也是十分忧愁,总不能把酒肉之类的东西从开封一直带着,跟随队伍走这一路运输压力太大了。

丁渭说这样很好办啊。咱们给各地的官府下令,就说欢迎各地的老百姓沿途观看咱们的封禅泰山的队伍。

尤其欢迎老百姓沿途给咱们敬奉一点什么点心呐,酒肉啊,面食啊,甚至陛下还可以品尝一下各地的特产。

但是咱们也不白拿这些老百姓的,当地政府只需要做好统计,做好记录,每家每户进封了什么酒,什么肉,多少面食等。

等咱们的队伍从泰山封禅回开封,要经过这些地方。到时候按官府的统计捐赠了多少,咱们按当地的价格双倍返还给老百姓。

这个方案又是一个一举三得。

第一,皇上封禅泰山,本来就是为了夸耀太平盛世,那当然应该让老百姓看见。

让老百姓沿途管理,就能更好的实现他的政治目标,这是首要的。

那第二,老百姓名义上是捐赠,是进奉这些食品和物资,但实际上朝廷没亏待他们。虽然名义上是进奉,但实际上是朝廷购买而且用的是双倍的价钱。老百姓既感到了官府对他们的优待,又解决了朝廷一路的饮食问题。

但是别看是双倍的价钱,这笔从开封城运到当地,还是要便宜的多的多。所以朝廷在财政上也划算。

第三,老百姓家里的这些普通食品,什么酒啊、肉啊,不仅能够捐献给皇帝。

老百姓就可以对别人说我们家的肉,皇帝吃了。他有一份荣耀,而且还得到了双倍的赏钱,这又能够改善民生,收卖民心皆大欢喜。

而林夕在这方面比丁渭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一,他发明了按人劳分配的制度组织了捕鲸船队。

以往这些海产由单独的一户人家进行捕捞,再卖到陆地上还得经过鱼霸的一道手所以捕捞的人根本没有多少收益,甚至只能维持温饱。

但是经过林夕这么一改革,不但大量的利润落入了林家的手里。而且那些出海捕鱼的渔民也能得到相当于原来收入五倍的收入。

而且那些鱼霸根本不敢向林家这样的大户来收取钱财,所以这些鱼肉卖到市场上要比经鱼霸之手卖到市场上的鱼肉要便宜很多,所以销售量大增。

而且林家管他们小孩儿的教育和老人的养老问题,可以说这些林家治下的疍民已经把林家当做自己的部落首领来看待了。

可以说林家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