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339控制丁谓 (第1/6页)

大宋延禧五年,大辽太平元年。大宋的经济表现不错,给朝廷纳税的农田达到了524万多亩,这可是整个北宋的最高峰了,整个国势是处于稳步上升的过程中。其中最大的功臣便是当时刚由三司使的位置升到枢秘使平章事的丁渭。

首先丁渭和林夕相比两个人都是神童。丁渭3岁就能背诗,被前辈玩儿命的夸奖说他的文章写的跟六经似的那么好跟韩愈柳宗元不分高下。

而林夕十岁才正式进去,13岁便高中举人,其聪明程度绝对不下于丁渭。

而且林夕和丁渭两人所做的事情都有些相象。

而丁渭早年在夔州,就是大明的重庆这一带当地方官。

当地是山区经常有些蛮族叛乱。那有一次这些蛮族的酋长又是因为叛乱啊,被抓住了送到了开封。

那宋真宗就亲自审问说:“你们怎么天天给我搞事情啊?到底什么原因啊?如果是地方官的原因,我会下至深斥他。如果是军队的原因,我们我也会约束军队。”

但是他没想到那个山蛮的酋长说道:“我们是小老百姓,我们又不敢真的造反呐,我们就是迫于生计搞点东西改善生活。”

皇帝听了这个酋长的回答也也给气乐了说:“我也不能把你们赶尽杀绝,让你们真的断子绝孙。算了,赏你们一些金银财宝,以后不要给我搞事情,你们回去吧。”

人家真的就是生计所迫,就这么个简单的原因。有一句话叫救急不救穷,为啥?

因为急,它是一个偶发性的因素,可是穷就不一样,穷的背后一定有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的困境。

当时的四川路因为在山区,蛮族的经济就困难,经常造反抢点东西。

那第二呢,当地的军队为什么不开进去镇压呢?

因为是山区,所以军粮运输困难,军队开不进去,没吃的啊,当然就无力镇压。

那第三,军队镇压不了,那每次造反朝廷还能招安,还能有点儿甜头,那难免下次还要来,所以叛服无常。

这么个情况,现在这个问题就摆在当地的地方官丁渭的面前。

他怎么解决呢?这丁渭就发现了当地蛮族最缺的物资其实不是粮食,而是什么是盐,因为粮食当地可以种的,而盐必须是从外面运进去。

山区运输困难,所以丁渭把这个情况摸清楚之后说,你看当地老百姓缺的是盐,军队缺的是粮食,这两项物资本质上不是因为没有啊,不是绝对的匮乏啊,而是因为运输问题。

丁渭就在山里派民夫修了一条路,路上每隔30里设上上一个驿站。

当地山蛮可以拿着自家的粮食到各个驿站去换盐,就这么个简单的方法。

方法虽然简单,却解决了当地山民叛服无常的问题。

朝廷只要费点儿劲儿,把盐投放到这些站点,等着老百姓来换,这虽然也很难,这总比打仗容易。

把盐投放的这些驿站地点就可以换来当地老百姓,把粮食也投放到这些地方,你看,这个运输问题可是当地老百姓、山民们自己解决的。

那一方面,有了盐,当地人的生计问题就缓解了很多,这造反的动力就少了。

那另外一方面就算有人造反,军队就可以开进去了,因为军粮问题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已经把军粮放好在沿途每隔30里的一个站点了吗?

这是用当地老百姓自己的粮食来供养那些可能要开进去镇压他们的军队。

这对当地的蛮族来说一手给好处,一手加压力,这么一个死扣,这么一个结构性的困境,他就这么解开了。

可是林海侯看到了林夕整治那些归林家所属的山寨时的手段几乎和丁渭使用的差不多。

他在山寨中建立义仓并发放各种他从广州弄来的新鲜的农作物。

这些农作物不占原来山民种植的水稻的稻田,林农民看见这些作物不占用良田,便试着在一些原来不能种植粮食的地方开始种植新作物。

尤其是红薯土豆和洋芋产量大而且饱腹,深得山民的欢迎。其次,他把这些粮食收上来,并没有运出山外。

而是统一放到了义仓里,这和丁渭的计策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林家雇这些山民出来干活儿或者进行某项活动,直接从义仓中给他们发放粮食。

而且为了向山里运盐方便,林夕就是雇佣这些山民将原来的山路进行整修,让原来只能用马帮进山的山路,现在可以行驶车辆了。

这一下运输量变大了,而且那些囤积在山里的粮食和食盐也成了林家像山里用兵的补给。

林长礁率领近千家丁在山里转了半个多月,居然没有从粮城运向山里运输一点儿粮食。

他们粮食就是由这些山寨提供的,而且吃完之后只要打个条子从账上扣除便可以了。

因为的另一项能力,那就是运筹统筹能力。

丁渭当三司使的时候,当时的皇帝是宋真宗,就是那个封禅泰山的宋朝皇帝。他封禅完泰山以后,以后的皇帝就再也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