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第1236章 人类的一小步(二) (第1/3页)

张亚光,云南保山人,出生于1931年,虽然作为一名光荣的大明帝国的公民,他出生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再强大的国家也有富裕和贫穷之分,两京广沪这四大超一线城市的繁华,和云贵山区当中一个小山村里普通农民家庭出身的张亚光来说,好像没有太大的联系。

国家强大和小民生活之间,从客观规律上来说并不一定能够画上等号,这一点无论是秦朝还是隋朝,都用自己的自身经历一再的证明这一点,而即便是步入近代,在19世纪的时候纵使一名最普通的英国基层工人能够为大英帝国世界无敌的舰队自豪的挺起胸膛、为大英帝国这个第1次工业革命的先发国由衷的感到自豪,也改变不了这些基层工人可能生活的极其拮据,家里的孩子甚至衣不果腹的现状。

像张亚光这样双亲在文化程度上都不过是只能够简单读写的普通农民的家庭,他的命运似乎也将会注定像他的父亲那样,在山村当中长大,结果他父亲手中的小型手扶拖拉机的把手,在山区的梯田上勤恳的开垦着自家的土地,等到农作物收获之后再借用着村子里的大型拖拉机拉到城里给卖掉,卖得的钱可以帮他在山里取一个淳朴善良的妻子,继续在这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里,过着大城市里面的年轻人羡慕的“悠闲”的田园生活。

但是在村镇小学里,张亚光遇到了一位来自成都支教的老师,这位老师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大男孩,当时已经上三年级的张亚光依稀记得新学期开学的时候,那位老师在讲台上面带微笑的向教室里面十七八个孩子介绍着自己,他自称是来自于成都航空大学的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前他决定响应朝廷组织的支教扶贫项目,来到这个小山村进行为期两年的支教工作,也就是说这位老师会带着他们直到小学五年级毕业。

在这位老师支教的这两年当中,除了教授这些孩子普通的文化课程之外,这位老师还会给孩子们讲故事,用自己带来的广播收音机来给孩子们播放广播节目。

老师告诉了张亚光很多他此前从未了解到的东西——在太平洋上纵驰的高速邮轮、巍峨如同山岳的铁甲巨舰、轮子上穿“鞋”的铁甲战车、以及可以带人在空中遨游的飞机。

对于帝国西南边陲偏远山区当中的一个孩子来说,他,见过最壮观的东西也只不过是,逢年过节陪着自己的父亲到县城里面采购东西的时候,看到的铁路上经过的喷吐着黑烟的火车,小孩子的想象力很难想象海上的巨轮和战列舰是怎样一副雄伟的姿态,在小孩子的脑海当中那可能相当于好几个甚至好几十个火车头?而飞机这东西小孩子是能够想象的——因为老师教他们用纸折出纸飞机,在春天的时候,他们也会在山坡上放风筝。

在小孩子们的脑海当中,飞机就是一个巨大的能够带人飞行的风筝。

而对张亚光来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也是老师来到他们学校的同年,西南地区闹起了虫灾,田地里遍布的虫卵让每一个农民心急如焚,如果不能够尽快的解决虫灾的话,那么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接下来的一年虽然说这年头遭了灾也不至于家破人亡、卖儿卖女,不过未来一年家里也别想见到一点荤腥、孩子也别想扯几匹布做新衣服了,一家子来年就准备吃一年的稀熬过去吧。

从广播当中能够听说,遭灾的范围很大,但是那些平原地区朝廷已经组织了大量的拖拉机和农药播撒设备进行灭虫行动,可是对于他们这些山沟沟里面的人来说,大型机械开不上来,朝廷发给村子里的几台人力喷洒设备对于全村的梯田来说又是杯水车薪。

张亚光能够记得他的父亲那几天一直都没有睡好,每天都望着梯田愁眉不展,母亲带着哥哥姐姐下到田地里用手去掐那些虫卵,但是这哪里是人力能够解决的,就算你能够把自家田里面的虫卵都给掐了,别人家田里面的虫子孵化出来,照样回头也会来吃你家田里种的东西。

这些山沟沟里的农民好像已经走到了绝路,但是一天晚上村里的广播响了起来,说是从明天开始空军将会为大家驱虫,大人们都在讨论空军要怎么帮大家处理田里的虫子,总不能用炸弹去炸吧?

张亚光的老师站在了村头的台子上,告诉大家空军应该是要用飞机来帮大家喷洒农药,老师兴奋的向大家介绍了航空喷洒农药的原理,虽然大部分庄稼汉都听得一知半解的,但是他们明白自己田里的庄稼大抵是有的救了。

第二天,张亚光和小伙伴在上课的时候就听到了空中传来的嗡嗡声,小孩子们一窝蜂的跑了出去,老师也笑着跟在他们的后面,几架空军的教练机从他们的头顶飞过,这些空军的初级教练机显然是经过了改装,增加了农药机的喷洒设备,操控这些飞机的应该是空军航空学校的教官,这些飞机开始灵活地在村子的梯田上方几米处飞掠过,水雾状的药剂从机翼上的喷洒设备当中喷出,迎着初升的朝阳在孩子们的眼里形成了一道彩虹。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张亚光希望成为一名飞行员。

对于一个山沟沟里面的孩子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远大的志向,但是所幸的是想要实现这个志向虽然不易,但是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