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206分歧 (第1/6页)

魏大人和唐知县两个人坐在桌旁,魏大人想了想对好友说道:“这件事情的水太深,我们两个只要插手进去,就如在两个磨盘之间的豆子就会被碾得粉身碎骨。”

唐知县虽然知道此事不简单,没敢轻易插手,但是他却没有想到事情如此严重。

他对好友的判断绝对信任,两人对彼此都相当了解。

魏大人看着唐知县那求知的眼神,轻叹一口气,便把其中的关节说出来。

为大人调整了一下思绪,坐在那里把有秦晋和徽商之间事一点一点地娓娓道来。

其实这件事的源头还在建国之初。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败走漠北的蒙古残余势力仍对中原虎视眈眈,伺机反扑。由于边关危险,当时的大明不得不把三分之二的财政收入用在西北边军上。

明初的时候,朝廷沿长城设立了九个边镇,以拱卫关中,抵抗蒙元残部的骚扰。太祖还把他的儿子分配到各镇当藩王。

这九个边镇当中,固原、宁夏、延绥、甘肃四镇就在陕西境内。当时的四镇边军有大明军队二十余万,战马十余万匹。

他们的防区是,东起延绥皇甫川、西至嘉峪关、西南至洮岷绵延数千里。而大同,雁北,辽东这些地方可以利用海运和运河运输粮草。

而这四镇只能用驴马运输但是边关人烟稀少,数量庞大的边防军,每年耗费的军粮不计其数,从内地向边关运粮费时费力,大明朝的财政也不堪重负。

于是在明洪武三年,太祖采纳谋臣建议,实施“食盐开中”的新政。

这项政策,实际上就是让民间商人往边关输送粮食,来换取食盐经销的许可证“盐引”,大约三十斤粮食可换一份“盐引”。

而且这些盐引还是当时质量最好、最能赚钱的淮盐引,其实就是出自扬州一带的食盐可以说只要拿到眼影,那银子就已经装到兜里了。

于是当时的陕西商人和当地的地主乐得一蹦多高,他们开始疯狂地向着边疆运送粮食,边防军需的难题一举得到了解决。

就是这条“食盐开中法”一举造就出了天下驰名的秦晋商团!

而当时靠着运粮换取盐引获利的陕西商人最多,原本陕西八百里秦川,自古就是中国粮食主产区。因此“食盐开中法”让陕西商人在此后赚取了巨额的银两。

在中国的古代讲究男耕女织,也就是说吃饭穿衣都不需花钱买,但是不好意思,食盐你却是必须要吃的!所以谁手中有食盐,谁就能把它换成钱。

朝廷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制定了食盐专卖的律法,经过官府允许,开具盐引的食盐叫做“官盐”是正规合法的食盐,经营它的商人往往都是获利巨大,也正因为如此,跟官盐相对的,就有了贩私盐的人。

因为贩私盐一被抓住就会被判重刑甚至处死,所以这些私盐贩子往往纪律严明,武器精良,作风狠辣,动不动就和稽查私盐的官军硬拼官员是需要交税的,而私人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你说那些拿着眼瘾的人会老老实实的贩运官盐吗?

因为历史上的反王,很多人都是贩私盐起家的。比如说唐末造反的黄巢,还有朱元璋起义时的对手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全都是私盐贩子出身。

甚至咱们那位明太祖起义时的经费,也大多是从私盐上得来的。

所以朝廷不可能任由他们把持着这条盐路,所以朝廷便给他们找了个对手,这就是徽商。

徽商所地的所处的徽州本来就山多地少,当地人有出门经商的习惯也不畏辛劳,所以当时朝廷就选择他们和秦晋商团一起往边关运粮。

但是朝廷只是为了给他们找个对手,其实主要的供粮主力还在秦晋商团。

因为他们可以在当地开垦土地,种植粮食,然后就近就输送给边军。而徽商却需要千里迢迢从江南把粮食运到那里,所以徽商获利很少。

而秦晋商团凭借着自己的优势逐渐的把控了淮盐侵吞了徽商的大部分份额。

唐知县这时把脑袋向魏大人这边凑了凑,仿佛他知道事情已到了关键的地方。

大明弘治五年,当时的户部尚书叶淇,将输粮换引的“开中法”,改成以银换盐引的“折色法”。

这背后就有徽商出了很大的力气。他们当时想凭借这个办法改变自己和秦晋商团竞争不利的地位,可这虽然有一定改善,但结果却没有多大的变化。

开中法改为折色法之后,商人不必再千里迢迢送粮食到边关,而是直接拿出白银就能购买盐引。

于是大量贩卖官盐起家的陕西和山西商人就离开了家乡,涌入了扬州一带。

这些年,扬州城里的陕西和山西商人,靠着贩盐赚来银子修筑园林、蓄养家仆,那可是牛气得很!”

扬州人看不惯他们那么有钱,于是就说这些西北盐商:“高底馕鞋踩烂泥,平头袍子脚跟齐。冲人一身葱椒气,不待闻声是老西,可是他们的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

毕竟在淮扬一带贩盐,那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