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230变换铁作 (第1/6页)

林夕转过一排房子,看见前面不远就是仓库,那里防守十分森严,外人等闲不得进。

这大院的院角四角都修了小型箭楼,由孩儿兵轮班在上瞭望着。驻守的孩儿兵只认出库单和进入库房的凭证。他们手持燧发火铳在箭楼上驻守,门口有两名手持钢刀的士兵,在检查来往人员的证件。

出入库房的大车进去出来的时候也受到他们严格的检查,一望可知是要紧地方。

林夕远远瞭了几眼,见孩儿兵守备如常也就不打算去看。

这座库房放的是成品,仓库放的是成品,里面除了造船用的铁件,大部分都是兵器,所以才会如此严格的看过来。

林长申刚接手这些事物时,看了库房后颇有些意外,也还好是原本就有就是军户的子弟。虽然看到如此多的军械和铠甲有些不安,但好歹这些都是林家的家底。

只是铁作到林长申的手里之后看管愈加严格的开始是由心腹家丁进行驻守,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些心腹家丁驻守的时间长了,也有些漫不经心。

粮城开发盐厂之后,林长申就把孩儿兵调过来看守库房。因为这些孩儿兵,人年纪小心思少能够严格的执行纪律和条例。

而且林父接手孩儿兵以后,他们经常就是训练完成实习一年后就会调防到别处,所以也无别人也无法对他们进行渗透。

库房的规模已经扩大了三四倍的样子,连上原料库占了整个右卫堡将近1/3的面积。

大明的炼铁高炉,一般是一丈七到一丈八高,有的大炉高过两丈,日出铁四千斤,小炉日出铁两千斤。

一个炉建立起来千辛万苦,细节上要处处小心,稍有不慎,前功尽弃,此前花的几千两银子的本钱就打了水漂。

而高炉外表由青砖堆砌而成,青砖内部是盐泥。再往里是由掺了煤粉,铁粉和盐的夯土砖组成,这是从汉代沿用到大明的耐火砖粘建的永久高炉。

在此时的大明的高炉采用椭圆形的截面,在扁的两侧鼓动风箱,使得风力能够吹到高炉的中心。要想连续生产提高产量,就需要想办法让这堆烧容物自己流出来,这需要更高的温度将铁融化,同时要解决大量矿渣堵住炉膛的问题。

古代中国完美的解决了融化的铁水从底部流出,将石灰石作为助溶剂投入高炉,它与炉渣反应后形成熔点较低的硅酸钙,飘在铁水上层很容易分离。

没有大块烧容物,堵住炉膛了,生产就可以连续进行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温度,这也是古代中国冶铁技术领先的原因。

大明的高炉能达到更大的容积,下部向外倾斜一是增加地基提供稳固的强度。也可以增加高炉内部的容积,增加火气和炉料的接触,提高高炉内铁矿石的还原反应效率,有利于炉料下落,高炉耐火砖坚固耐久,保温好,炉温可以达到1300度,铁水可以流出,实现了连续生产。

但是出现在林夕面前的却有四座高炉。

这时王铁锤从他身边走过来,指着正在施工的一座高炉说道:“这就是我爹改良的炉子,等烟筒砌起来之后,这座炉子就可以点火开工了。”

通过王铁锤的介绍,林夕这才知道此时高炉的铸造方法。

开始先在地上挖一个基坑。

然后再在基础坑的前面夯住出一片平地,这是用来出铁水的地方。再在上面三尺后的基础上面有各种沟槽,用来出料渣和铁水。

夯筑这些地方的泥土都要掺杂盐水和石灰。

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夯筑炉体,筑炉体要十分的小心,要一寸一寸的向上夯筑。

这是建造高炉最重要的是时候,因为住的炉体不但要结实,而且不能有一丝裂缝。

如果但凡有一丝丝裂缝,那这个主体就算报废了,要重新拆回进行夯筑。

待炉体夯筑完毕之后堵住出料口,用海水灌满。三日之后不见任何渗漏和湿润的情况再打开出料口将海水放出,此时高炉主体才算修建完毕。

接下来就是用青砖将炉体包裹起来里面在铺上耐火砖,等待它们干透之后便可以进行烧炉了。

此时只用木材进行烧烤,目的是为了将炉体彻底烤干,等待烧炉一月之后才能够正式开始练铁。

林夕的岳父王天雷对高炉的改造没有什么复杂的,他只是给炉体加了一个烟筒和把高炉的进料口用一个大铁盖盖住。

现在这个高炉的炉体已经筑造完毕,人们正在拿青砖修砌那个高耸的烟囱。

据王铁锤介绍这个烟囱要比高炉高四倍。而且这个炉子并不是直接用来炼铁的,而是把其他高炉炼出的生铁放到炉子之内然后通过人们用柳木棒进行搅拌。

林夕为了显示自己的学识渊博,便随后说出了一段话:“凡铁炉以盐做造,和泥砌成,其炉多傍山为之,或用巨木匡围,塑造盐泥,穷月之力不容造次,盐泥有隙,尽弃全功。凡铁一炉载二千斤,或用木柴,或用煤炭,或用木炭,南北各从其便。扇炉风扇必用四人,六人带拽,土化成铁之后,从腰孔流出,炉

最近更新小说